
当美国中西部农场里堆积如山的黄豆面临变质风险时,中国已经悄然将千吨级大豆订单转向南美手机股票配资开户,这场贸易博弈背后的粮食安全战略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复杂。

8月29日,根据路透社透露的消息显示,中国已经拒绝了从美国购买大豆的计划,转而选择了阿根廷和乌拉圭作为替代供应国。
这一决定发生在中美贸易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采购策略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
往年这个时候,美国豆农通常已经收到了来自中国的大额订单,但今年他们的等待落空了。中国不仅增加了从巴西的采购,还首次与阿根廷和乌拉圭签下了创纪录的采购协议,预计在2025/26销售年度将从这两个南美国家采购多达1000万吨大豆。

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挑起的贸易冲突,让美国豆农们承受着难以估量的沉重代价。今年8月,美国大豆迎来了收获季,但豆农们却高兴不起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20%降至2024年的12%。这一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过长期策略调整的结果。
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价格竞争力的明显下滑。由于加征关税,美国大豆到岸价大约为530美元/吨,比巴西大豆每吨高出47美元。面对如此明显的价差,中国进口商的选择不言而喻。

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这三个南美国家正在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新兴来源地。这些国家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其中巴西是金砖创始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
数据显示,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达到5090万吨,较去年有所上升,远高于2022/23年度的2500万吨。乌拉圭的大豆产量也从330万吨提升至420万吨。
中国与阿根廷的合作不仅限于采购。今年5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价值约9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意向书,涵盖大豆、玉米和植物油。中国企业还计划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玉米加工厂,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合作。

中国大豆进口策略的调整源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考虑。过去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源的风险已经显现,2003年美国发动的大豆贸易战就曾导致国内压榨企业部分破产。
如今,中国已经构建了多元化的粮食供给体系。除了增加从南美国家的进口外,中国还在推动国产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数据显示,中国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
中国还实施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利用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等替代品降低豆粕用量,从而减少大豆进口需求。这些措施共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

面对不断流失的中国订单,美国豆农的焦虑与日俱增。今年8月19日,美国大豆种植户们在一封公开信中敦促总统特朗普尽快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严重,中西部农场主的仓库里堆积着2200万吨大豆,爱荷华州粮仓容量仅剩12%。新豆上市后可能引发大规模变质问题,农户实际售价可能跌破盈亏线。
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农业补贴缓解农民压力,在120亿美元农业援助基础上又追加了160亿美元资助。但这些补贴无法弥补市场损失,美国大豆种植面积较2024/25年度减少了超过7%。

中国在大豆贸易领域的策略调整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秩序重构的一个缩影。中国不仅增加了从巴西的进口,还推动了阿根廷大豆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30%。
同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量也同比激增60%。这些变化表明中国正在形成“南美主导+本土提升+俄蒙补充”的新供应格局。巴西已经成为这场贸易重构的最大受益者,2024年在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中的份额达到70%以上。相比之下,美国份额从2016年的42%降至21%。
我国之所以能如此果断地转向非美国大豆源,背后是一整套粮食安全战略的支撑。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库存充足、结构优化。

在提高自给率方面,中国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同时推广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利用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等替代豆粕,从而减少大豆进口。我国还深入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有效降低粮食各个环节损失,等同于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使中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大幅增强。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手段也显得苍白无力。8月22日,美国以“帮助伊朗运输石油”为由制裁中国两家企业。这一指控毫无实据,中国外交部当即指出,美方制裁缺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完全无效,本质是经贸霸凌。

中国转向阿根廷和乌拉圭采购大豆,不仅是简单的贸易转移,更是深化与拉美国家关系的战略举措。通过这些合作,中国帮助拉美国家发展种植业,赚取外汇,摆脱西方资本控制。
这种双赢模式与美国单边制裁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不靠强权迫使他国屈服,而是通过拓展合作渠道打破垄断。

中美大豆贸易的未来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双方同意暂停额外关税措施90天,为谈判提供了窗口期。如果11月能达成关税协议,中国可能会考虑恢复进口美国大豆。但从长期来看,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过度依赖美国大豆,多元化的采购策略和国内产能提升的双轨路径将继续并行。
美国应该认识到,越是想用关税大棒逼迫他国妥协,只会让更多国家疏远美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今天的大豆贸易变化已经为未来其他领域的贸易关系提供了前车之鉴。

美国中西部农田里,大批大豆等待出口的同时,巴西港口正忙着将数以百万吨计的大豆装船发往中国。美国大豆协会已经向特朗普发出公开信,警告对华出口损失可能超过百亿美元。该协会负责人直言:“没有哪个国家的市场能与中国相比”。
参考资料:
“收获季到了手机股票配资开户,美国大豆却又遭‘当头一棒’”.--2025-08-29 20:27·观察者网
港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